聚焦大凉山戏剧节|罗涣涣:让默剧的文化不再“等待”
2023-12-05 12:41
举报

你看过默剧吗?第一次看默剧的感觉如何?幕布拉开,安静的剧场,只有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的观众,在目光的对视、声音的传达中迸发戏剧的火花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独立戏剧人罗涣涣的戏剧世界。

舞台上正在演出的,就是青年戏剧演员罗涣涣,《等待娜拉》是他新近创排的独角小丑剧,整部剧没有台词,只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、表情、音乐等推进剧情发展,邀请现场观众即兴互动,与他一同演绎。融入新喜剧的创作思路,让观众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,走进主人公的世界,和他一起等待娜拉的到来。

“这个戏,它可能源于我过去的一些经历吧,也等待过, 我觉得等待是一个很漫长无聊的事情,这样一个无聊的事情,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变得有趣,就尝试着让一个等待的概念开始做一些事情,最开始它本来是一个等待爱人的故事,在排演中我们选择音乐或者肢体的过程当中,我发现有些肢体,它本身就带着一些隐喻的功能,所以我们就把一个表层看上去是等待爱人的故事,变成了一个关于等待自由的概念的作品”,《等待娜拉》导演、编剧、演员罗涣涣告诉记者。

这样一部纯肢体的作品,与观众建立着紧密的联系,也让这部作品具有极强的挑战性,不管是参与变“魔术”,还是和主演一起“踢球”,在一次次的互动中,罗涣涣都在引导着观众放下手机,感受戏剧现场的魅力,找回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交流。

罗涣涣:“有时候像这种空间,观众其实很容易不那么沉静,他可能会一下子晃神,想看一眼手机,那个时候我就会以互动的形式,把他的手机拿过来,有的时候我会给他拍张照片,把他照片就立在舞台上。非常具有现场的感受,这个不确定性,还是给这个小丑戏带来了很多挑战,这种挑战当中会存在失败,但是失败的时候,小丑戏的东西就出现了”。

作为一名独立戏剧人,今年22岁的罗涣涣现在的职业囊括了导演、编剧、演员。他从只参与一个环节的表演者成为了整个流程的把控者和制造者。说到初次接触戏剧表演,还得从他初二那年谈起,初二前罗涣涣一直在学习音乐,偶然的一个机会,他跟着老师去市里参加了话剧比赛,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,这次经历给他带来了自信,到高中选择艺考方向时,他放弃了音乐选择了表演。大一时,他参加了学校的戏剧竞赛,准备了一部三十分钟短剧,这也是他第一次开始尝试自己创作,他发现,原来戏剧还可以这样玩,慢慢的他开始倾向于从导演的视角去介入做戏剧,随着创作的进一步深入,默剧、小丑的元素也融入到了表演中,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。

在罗涣涣的戏剧世界里,看戏剧不一定要走进剧场,只要有观众,场地,演员,戏剧就可以产生。

罗涣涣:“2021年来的时候,是以参演的身份过来,今年是以入选特邀过来的,可能自己也成长了不少”。

在罗涣涣还不算长的戏剧人生里,他把戏剧当作了信仰,他表示,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把法国小丑戏带入作品当中,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带给大家一些思考,找到笑声和抵抗失败的勇气。罗涣涣说:“因为我是比较喜欢布莱希特的,他很愿意跟观众建立联系,让观众自发的去思考,所以我的所有作品,其实都是在尝试着 在一个大家能看懂的基础上,去引发观众的思考。最近我也排了一部新戏,是完全不同的风格,我的每一部作品风格,都还挺不一样的,我觉得在舞台上就是大胆的玩,去尝试一些新东西出现。”

记者:杨梦宇 杨建军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